戰略管理咨詢
|
|
|
|
|
名 稱: |
兆睿咨詢機構官方網站 |
電 話: |
13607683519 |
郵 箱: |
1204677238@qq.com |
地 址: |
鄭州市祈福國際3號樓1122 |
|
|
|
|
|
為什么有野心的人,更適合當領導?
|
發布者:兆睿咨詢
瀏覽次數:270
發布時間:2020/9/3
|
|
強大的野心,一定包含了以終為始、百折不撓的斗志。 01 近日,我在一家自媒體平臺上發了個老段子: 法國有個億萬富豪臨死前登報提出個問題,并懸巨獎征答案:富人和窮人,到底有什么區別? 世界各地都有人提出自以為對的答案,但都被億萬富豪否決了。 最終,這筆錢被一個小學生拿到了。小學生的答案是:富人和窮人最大的區別,是——野心! 富人有野心。而窮人是缺乏野心的人。 我沒料到這個半好玩、半認真的段子,竟招來了6萬多閱讀量?磥黻P注“富人和窮人到底有什么區別”與“野心”這個話題的人,還不少的。 02 “富人和窮人到底有什么區別”的正確答案,是不是“野心”呢? “富人和窮人的區別”從表層看,是一個人所擁有的物質財富與“睡后收入”如不動產投資、股票投資有多少。富人財富足夠多,而窮人缺少財富。 “富人和窮人的區別”從深層次看,是一個人獲得財富、特別是可持續獲得財富的能力高低。在這個層次衡量,那些靠“啃老”、“遺產”、“偶然運氣”獲得財富的人,都算不上“富人”了。 “富人和窮人的區別”從更深層次看,是一個人達到物質與精神構成的幸福境界,及獲得與支撐這種境界的能力高低。在這個層次比較,那些雖然錢多但事業與生活不平衡,如身心不健康、工作常焦慮、生活很乏味的人,也要從“富人”陣營里剔出來。 總之,富人之所以成為富人,是因為其能力強大;窮人之所以淪為窮人,是因為其能力弱小。 這里并不否定外部條件對成功的意義,但外因最終通過內因起作用。 作為“內因”的能力,涉及到專業能力、管理能力及素質三個層次;而素質又包括品德、學習創新、意志三大方面,其中“意志”中,最重要的是“志向”或“理想”。這個“志向”或“理想”,就是本文所講的“野心”。 《論語•子罕》說:三軍可奪帥也,匹夫不可奪志。 在影響一個人成功或獲取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諸多能力因素中,野心或“志向”、“理想”的重要性,是排在首位和核心位置的。 一個人如果沒有野心或“志向”、“理想”,天賦或外部條件再好,也走不多遠。 并且野心比一般的“志向”“理想”要來得高、大、尚。 有野心的人,都很自信;不滿足現狀,決心改變現狀,超越自我,超越別人,不甘人下,追求遠大理想;希望掌握自己的命運,不斷擴大個人自由,做最好的自己。 03 有人給我留言說:有“野心”的窮人也很多,那么“野心”不能算是“富人和窮人的區別”。 我回復說: 你說的很多人這種所謂“野心”,只想不動,只說不練,這不叫野心,叫“白日夢”。 劉邦出身極其普通,與項羽的名將后裔身份有天壤之別。 《史記•高祖本紀》中記載:“高祖嘗徭咸陽,觀秦皇帝,喟然太息曰:‘嗟乎,大丈夫當如此也!”。 翻成白話就是,他見到皇帝擺出的大場面,很羨慕嘆道:哇塞,大丈夫就應該這種活法! 嘆息中隱隱透露出他的野心,這種潛在的宏大志向對當時還是一介草民的劉邦來說,真可謂狂妄之念頭。 如果他僅停于內心的羨慕與嘴上的狂妄,便只是“白日夢”而己。但他硬是一步一步地把念頭變成計劃,把計劃變成現實。 他先是不斷改變與提高自己的素養。早年他把 "信陵君" 作為修身養性的學習標桿,從而給自己畫出了人生的高度。 信陵君即魏無忌,是戰國時期魏國著名的軍事家、政治家。魏無忌處于魏國走向衰落之時,他延攬食客,養士數千人,自成勢力。他禮賢下士、急人之困,曾在軍事上兩度擊敗秦軍,分別挽救了趙國和魏國危局。 劉邦從信陵君那里學到了一流的領導特質,這都在他后來的行為中有所體現。 劉邦能夠抑制貪念,入關后,聽從樊噲、張良諫,封秦重財物于府庫,不取分文。這樣深受秦人歡迎,唯恐劉邦不為王。 他還虛心納諫,聽勸。決斷之時能聽得進不同意見 ,隨時都能改變自己的主意。 劉邦尊重人才團結人才,善于用人。他手下,文有張良、蕭何、陳平,武有韓信、樊噲、周勃等人。劉邦能擇善而從,發揮他們的才干。 劉邦自己曾坦白地對臣下說:“運籌帷幄之中,決勝千里之外,我不如子房(張良);治理國家,安撫百姓,供給軍需,我不如蕭何;指揮百萬大軍,戰必勝,攻必取,我不如韓信。這三人都是人中豪杰。我能使用他們,這是我取得天下的根本原因”。 他最終超越與打敗了出身與實力比自己強大很多的項羽,一統天下。 所以,野心與“白日夢”之不同,在于它包含了改變自身素質與改變外部條件的行動決心,及追求理想過程中的“自我領導意識”。 04 為什么真正有“野心”人,也有不成功的? 還有人給我留言說:一些有野心也很努力的人,為什么卻不成功呢? 古人早已留話:欲成大器,無外乎立志,勤學,改過。立志最重要,學不勤,改過難,皆立志不堅矣。這個“志”即野心。 一個人要獲得成功,需要在品德、學習創新、戰略、戰術、實施運營等多方面多層次上提升能力,提高績效。如果不成功,說明在有些方面、有些層次上存在“學不勤,改過難”的問題,而背后的原因是“志不堅”,野心還不夠強大。 劉邦是個很頑強的人。面對內心與外在困難、挫折和失敗,他總是表現出鍥而不舍的精神。即使慘敗到身邊只剩下一個人,他照樣斗志昂揚,不久又卷土重來,繼續與項羽爭奪天下。 劉邦與項羽大規模的交鋒一共有六次,劉邦失敗了前五次,戰勝了最后一次,就這一次,天下就改姓為“劉”。 所以,強大的野心,一定包含了以終為始、百折不撓的斗志。成就大業,成為優秀的人,不會是一帆風順的,沒有這種斗志是做不到的。 咨詢電話:13607683519(同微信號) |
|
|
|
|